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Engl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遵师新闻 >> 正文

贵州省首批科学家工作站落户遵义师范学院 融入成渝经济圈科技创新再添新引擎

时间 :2025-04-26 浏览次数: 来源 : 工学院 打印页面

本网讯(王春鹏)4月23日,贵州省首批科学家工作站授牌仪式暨校企合作座谈会在遵义师范学院举行。这一创新平台的落地,标志着我校以科技创新为纽带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也是贵州省集聚高端智力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举措。

授牌仪式上,重庆大学蒋斌教授团队、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与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建的“镁合金材料科学家工作站”成为焦点。三方以“高校科研+院士智库+企业应用”为协同模式,形成覆盖“研发—转化—产业”的完整创新链条。

蒋斌教授团队作为国际镁合金研究领域的领军力量,将为工作站注入前沿技术研发能力,聚焦材料性能优化、绿色制备工艺等核心领域;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依托地方高校人才储备与科研平台优势,提供学术支撑与创新载体,助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衔接;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挥产业端主体作用,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治松在致辞中指出,工作站的成立,是贵州主动对接成渝科技创新资源的关键落子。他强调,贵州紧邻成渝地区,通过引入重庆大学顶尖科研团队,实现了高端智力资源的“跨区域集聚”。成立科学家工作站,是落实省委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及“富矿精开”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遵义市建设省域副中心,主动对接和融入成渝创新链产业链的具体实践。以镁合金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贵州探索“成渝研发—贵州转化”的协同创新路径,既为自身突破新材料技术瓶颈提供支撑,也为成渝地区产业延伸提供腹地配套,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

贵州蓝辉新材料董事长杨安表示,企业将以工作站为枢纽,深化与成渝地区科研机构的合作,重点攻关镁合金轻量化技术、绿色制备工艺等产业痛点,建设镁合金材料中试基地,吸引成渝地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贵州,形成跨区域产业集群效应,为成渝经济圈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贵州样本”。

作为贵州省首批融入成渝经济圈的科学家工作站,其建设目标聚焦两大方向。一是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创新体系,推动镁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应用突破,助力贵州在新材料产业赛道抢占先机;二是建立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通过联合培养人才等方式,吸引成渝地区高端人才参与贵州建设,破解地方科创人才短缺瓶颈。

“下一步,三方将共同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力争在镁合金基础研究与应用场景上取得重大突破,建设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高地。”工学院院长叶振环表示,工作站将紧扣贵州省委“富矿精开”战略部署,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升级“最大增量”。

在随后的校企合作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工作站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展开交流。双方还就实习基地优化、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等具体事项交换意见,达成“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成果共享”的合作共识。

此次三方联办科学家工作站,是贵州深入实施“科技入黔”战略的生动缩影。随着工作站正式运行,贵州与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联动将持续深化,为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联系我们

    • 电话:0851-28922406
    • 邮编:563006
    •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平安大道


  • 遵师微信

  • 遵师微博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