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文化扶贫的经验,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繁荣遵义市人文社科研究,探讨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由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遵义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黔北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贵州省社科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学术年会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力量研讨会于12月11日上午在遵义师范学院顺利召开。
会议由遵义师范学院科研处(产学研发展中心)主任龙茂兴主持,遵义师范学院社科联、黔北文化研究中心、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各县文联及遵义师范学院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了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学术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庄勇教授作“文化自信及其现实功能”的主题报告,庄勇指出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和重要保障;阐述了贫困文化理论对反贫困的启示,指出改变生活陋习、传承民族文化、聚焦智志双扶等文化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
原遵义教育学院副院长,前民盟遵义市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原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曾祥铣先生作了“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助推脱贫成果巩固拓展”的主题报告,对于如何发掘、保护、研究、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做了详细的论述,指出遵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湄潭县文联主席,湄潭县文联驻兴隆村扶贫工作队长敖成勇先生作了“一名驻村干部对‘国家战略’的解析”主题报告,围绕国家扶贫战略,结合驻村扶贫工作的案例,对于脱贫攻坚的成果、历程及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进行了论述。
最后,龙茂兴指出,本次年会庄勇教授从文化自信层面,高屋建瓴论述了文化自信对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阐明了文化自信的理路,指出了贫困文化理论对于反贫困工作的运用路径;曾祥铣先生的报告指出遵义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从遵义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角度,论述了文化资源开发与扶贫发展的关系,提升了我们对遵义文化的认识与自信,增强了我们作为遵义人的自豪感;敖成勇先生从一线驻村干部角度,阐述了国家扶贫战略实践,使我们了解到扶贫攻坚工作的艰辛,看到了乡村的巨变,认识到国家政策的优越性,增强了我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专家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对“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力量主题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和行动方向。


撰稿人:刘小芹
审稿人:龙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