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2023年8月23日,“'蒲公英在行动'——贵州乡村振兴儿童美术教育公益项目”正式启动。“蒲公英在行动”从乡村振兴的角度,践行艺术新课程标准的育人理念,运用价值观引领的做中学即V-DKU最新理念,以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发美术课程。旨在打造当地文化地标,培养种子教师,以具有本土文化的特色美术课程,帮助当地儿童逐渐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由“蒲公英行动”总部授权,贵州省教育厅、省美术家协会、贵州油画学会作为指导单位,由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贵阳学院美术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以及遵义美术馆、遵义油画学会等作为委员单位,成立“蒲公英在行动’——贵州乡村振兴儿童美术教育公益项目”专项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首期由贵州大学美术学院作为主任委员单位,受“蒲公英行动”总部委托,首次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的师生们作为策划和实施的主力军,为后续活动做样板示范。同时,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师生以跟学实践的方式全程参与,并深度链接当地资源,为日后持续跟进本项目做准备。
此次,“蒲公英在行动”掀起了乡村美育内涵式发展新篇章,以践行国家新课程改革理念,系统性发掘乡村在地性特色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培养以市(县)域为单位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有序、有规划地整体提升乡村美术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立足在地文化资源,实现乡土、民族、民间、民俗、历史等资源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转化。经过5-10年的建设,在当地形成艺术文化地标;以“价值观导向的做中学”为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乡村儿童创造多元化的美好生活提供实践抓手。项目旨在打造以院校共建带动乡村在地化成长,以培育县域乡村美术种子教师,带动民族及地方文化资源传承,以美育为抓手打造“1110”蒲公英乡村学校美术馆计划等愿景。
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立足于振兴地方美术教育事业,结合本土红色文化和地方文化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服务地方美术教育是美术学院的职责和使命。
开学之际,为了落实推进服务地方工作,2023年8月20日,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30名师生志愿者公益支教团队前往习水县土城镇,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开展为期6天的“第七届‘蒲公英在行动’·贵州乡村振兴儿童美术教育公益项目”专项活动。
根据项目活动需要和教学工作安排,我院师生志愿者分组加入首都师范大学14支教学队伍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朱健博士首先就项目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其次,针对新课标中对学生艺术教育核心素养要求,阐述新时代背景下的“V-DKU”的教学理念。最后,各组以合作备课的模式,共同设计单元教学,开发新课程,先后开展了博物馆、丹霞谷、青杠坡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古镇等调研、备课、说课、讲课教研以及教具制作等工作。
8月23日上午,在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中心小学举行了2023年“‘蒲公英在行动’——贵州乡村振兴儿童美术教育公益项目”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刘锐、教育部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制定(修订组)组长、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尹少淳,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耿翊、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孙景、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杨萍、习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冉娟、习水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吕金明、习水县文联党委书记曾建容、习水县美术家协会主席余彬、江苏凤凰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钱征洪、习水县教育体育局党委副书记康林、习水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赵林、土城镇中心小学校长赵俊等嘉宾领导。此外,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北京海淀区美术教学督导李露花老师以及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的19名师生志愿者、贵州遵义习水县41名美术教师、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30名师生志愿者。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朱健主持。
开幕式结束后,尹少淳教授做题为《艺术新课程改革前沿——基于“2022版课程标准”》的讲座,李露花老师基于自己的教学经历做题为《我的美术教学追求》的讲座。
8月24日,2023年“‘蒲公英在行动’——贵州乡村振兴儿童美术教育公益项目”暑期儿童夏令营在土城镇中心小学正式开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支教团队、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志愿者团队、习水县中小学种子教师为习水县土城镇中心小学700多名学生现场授课,现场完成的美术作品进入后续的布展环节,25日在土城镇中心小学举行了“蒲公英土城镇中心小学美术馆”揭幕仪式。
第一所蒲公英乡村学校美术馆——“蒲公英土城镇中心小学美术馆”的落地,标志着“‘1110’蒲公英乡村学校美术馆计划”正式启动。
开展本次课程教研的跟学实践是美术学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在感悟和思考本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的同时,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希望在同学们心中播下蒲公英的种子、传递蒲公英精神、为乡村美术教育内涵式发展尽一份遵师人的力量。
















图片:张顺江
撰稿:唐侨艺
初审:郑霞
二审:吴树趋
终审: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