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科研处) 在贵州省大力推进 “富矿精开” 战略的时代浪潮中,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副教授、博士教师张相春,率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服务地方团队勇立潮头,始终秉持“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聚焦贵州能源资源禀赋,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成为贵州能源产业践行“富矿精开”战略的坚实力量。
科技攻关解难题,助力地方能源产业升级
团队深入中石油长庆油田、中石油青海油田、中石油大港油田、贵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西安石油大油气科技有限公司等,针对油田开发中遇到的“低产低效井增产难”“页岩气开采成本高”等问题,研发了“ZS系列高效增产增效技术体系”和“DC系列低成本多功能压裂液体系”,累计为油田增产原油12万吨,降低开采成本15%,为企业新增产值超过2000万元,相关成果获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创新奖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石油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深化产学研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
构建“需求牵引—项目驱动”科技项目攻关模式,推动企业与高校“双向奔赴”。团队积极推动学校与西安石油大油气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长征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等能源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建创新团队和实验室,以公司需求为导向,共同攻关卡脖子技术,目前已共同解决关键技术1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3项,为企业创造产值超过1000万元。
打造“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共建路径,推动资源共享。团队协助企业推进实验室CNAS检测资质认证、建立新技术服务团队,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提供帮助,实现平台共建,推动资源共享。目前已为企业申报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国际专利2项,企业获评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合作企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