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教师教育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校地联建共建机制,切实将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11月21日,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学生资助中心党支部赴余庆县关兴镇关兴社区,与社区党总支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系列活动。活动以理论共学、教育赋能、实践共促的形式,实现了党性锤炼与服务地方的深度融合。

在理论共学环节,教师教育学院、学生资助中心、关兴社区的党员一起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开展研讨。学习采取“多人接力领学”模式,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雍思强,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云,学生资助中心党支部党员李福琴及关兴社区党支部书记谢英分别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等核心内容进行领学解读,系统梳理了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随后,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章琼、关兴社区党支部书记谢英以“‘十四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主题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结合乡村振兴实际案例深化理论认知。研讨交流中,与会党员围绕“如何以全会精神引领乡村教育提质与产业振兴”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多项共识。
在“书记讲给书记听,党建引领促振兴”活动中,人文与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关兴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刘世友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为题,分享了关兴社区在党组织引领下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的经验做法,为高校党员展现了基层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随后,雍思强为与会党员开展了基层党建业务知识培训,针对党员发展、换届选举、“三会一课”等基础业务进行细致讲解,为提升校地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提供了专业指导。

针对乡村学校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匮乏、师资能力薄弱等难题,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党支部为关兴小学全体教师带来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并进行了交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遵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秘书长、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宋晓华作了题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嵌入路径》的培训。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经验分享+问题研讨”的形式,深入剖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嵌入路径,系统介绍“课程设计—课堂渗透—课后干预”的全链条工作法,并针对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堵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乡村教师送上专业赋能“大礼包”。
教师教育学院党员还在刘世友带领下开展乡村振兴助农活动,深入关兴社区产业基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查,为农业生产提供实践指导,并实地参观优质新米“野香优”的生产加工流水线,详细了解社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为后续产学研合作奠定基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党员则前往沙堆村,看望学校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晋洪,关切询问其工作生活情况,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汇报,为其送去组织的关怀与支持。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创新采用“理论共学+教育赋能+实践共促”的三维模式,既推动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又通过校地资源互补实现了双向赋能。参与党员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党性修养,立足岗位职能,在乡村教育提质、特色产业发展等领域精准发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使命担当,为校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