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从江志愿者
杨明艳
让我们与杨明艳对话
6月24日,贵州省榕江县遭遇特大洪水,其周边地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灾情,6月28日,榕江防汛应急响应再次提升至Ⅰ级响应,我校2024届毕业生杨明艳,已经在毗邻榕江县的从江县,参加抗洪志愿服务中工作了5天…
今天,让我们对话贵州省从江县志愿者杨明艳,听她讲述救灾一线的青年志愿者的故事。
学姐你好,发生汛情的时候你在哪里?是怎么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的呢?
当洪水来临前,我在家中就已听闻可能发生汛情。当时窗外持续降雨,但没想到水位上涨如此迅猛,防汛等级在短时间内从四级逐级升至一级。目睹这一紧急状况,我深感必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恰在此时,我关注到从江县团委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信息,便立即加入联络群咨询具体工作安排,并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城区清淤志愿服务。
能描述一下第一天参与清淤时的场景吗?比如团队分工、遇到的困难,以及让你最难忘的一个片段。
第一天参与清淤工作时,确实面临诸多困难。我们主要负责清理沿河道路的淤泥,当时道路已被完全淹没,车辆无法通行,只能徒步前往作业地点。根据团县委的统一部署,我们采取分片区作业的方式,重点清理河道两岸受灾严重的区域。
在实际清淤过程中,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淤泥堆积很厚,且混着各种杂物,清理难度很大。其间有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在疏通道路下水道时,一位当地村干部主动帮忙。他先是尝试用我们提供的工具,后来索性找来一根粗壮的竹竿进行疏通。面对我们的担忧,他连连表示"没关系,农村人干惯了这些活"。这位赤脚站在淤泥中的村民,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令人敬佩的担当精神。
在老街清理时,受灾情况尤为严重。这条以杂货店铺为主的街道几乎全部被淹。记得当时我正在帮一位店主清理被泥水浸泡的商品,尤其是那些沾满淤泥的席子。我们尽力清洗每一件物品,能挽救的尽量挽救,实在无法使用的只能忍痛丢弃。劳动期间听见群众对我说"辛苦了"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欣慰。
你不仅自己参与,还带动了身边朋友加入。当时是怎么动员大家的?
最初,我只想看看群里有没有熟识的朋友同事,令我感动的是,我的许多朋友都已经主动加入群聊,积极沟通协调。大家分布在不同的清淤片区,但都怀着同一个目标——尽快帮助受灾居民和商铺恢复正常生活。我邀请的好友们也都十分踊跃,他们都发自内心地希望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段经历对你自己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对 “责任和担当”有没有新的理解?
这段经历让我对"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淤泥中挥汗如雨的时候,我时常想起入党宣誓时紧握的拳头,想起课堂上老师讲述的"知行合一"。当铁锹一次次掘进厚重的淤泥,当汗水混着雨水浸透衣衫,我忽然明白了"责任"二字的分量——它不仅镌刻在党员徽章上,更沉淀在每一次躬身劳作的背影里。
在遵师求学期间,您曾参与过哪些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这些经历对你此次参与榕江清淤行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校期间,我曾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访革命老区、拜访老党员,并为留守儿童和敬老院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同时,还参加了贵州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遵义会场的志愿服务活动。这些经历不断坚定我的信念,促使我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此次参与家乡救灾工作,我也确实做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相较于以往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次在受灾现场的实践带给我的触动更为强烈。正是之前积累的服务经验,让我能够在此次救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分享下你毕业前后,想起学校的心情吧。
作为遵师青年,我时刻牢记八字校训“厚德树人 笃学致用”。在这个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的百年学府里,我们不仅要将专业知识学好,更要注重传承红色基因。毕业后,更要把遵师“红心”青年的担当和责任带到社会各个角落去,把责任扛在肩上,不害怕,不犹豫,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让青春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绽放光彩。
有没有对我们遵师青年说的话呢?
作为遵师范学院的青年学子,我们应当秉持"不害怕、不犹豫"的精神,始终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遵师人"。学校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成长平台。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当我们走出校园时,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服务,在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
淤泥终会褪去,但那些在救灾现场流淌的汗水与感动,那些关于责任与担当的深刻感悟,早已沉淀为杨明艳生命中最宝贵的成长印记。从校园里的优秀学子到救灾一线的青年志愿者,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遵师校训,更让我们看到新时代青年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需要的生动实践。
正如杨明艳所说:"不害怕,不犹豫,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遵师人"。这或许就是青春最美的模样。当越来越多的青年像她一样,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我们相信,这份温暖与担当必将汇聚成推动时代进步的磅礴力量。

杨明艳在校期间优秀事迹
杨明艳,中共党员,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曾担任遵义师范学院校团委学生会干部、院学生会干部、班级团支书,曾被授予贵州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贵州省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遵义师范学院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一等奖。

(文字 / 杨明艳 图片 / 杨明艳 排版 / 王芊钦 初审/ 田慧琴 复审 / 敖正雅 终审 / 余睿 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