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遵义师范学院联合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5年年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时间:2025-10-27点击数:打印内容


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10月2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5年年会在贵州遵义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以下简称“马研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遵义师范学院联合主办,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李大钊研究》编辑部协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等单位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

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治松,马研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工会主席安钰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李大钊研究中心主任胡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3E74F

陈治松代表遵义师范学院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介绍学校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遵义师范学院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依托遵义丰富的红色资源,着力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深化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研究,强化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课教学,努力打造红色铸魂、理论强基的特色育人品牌,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

安钰峰对遵义师范学院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马研会今年工作情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马研会努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积极为学界师生提供交流平台。马研会系列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突出,培育涵养马克思主义学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与传播事业扎根青年、面向社会。未来,马研会将继续努力、踔厉奋发,争取作出更大的成绩。


郝清杰分享了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的体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正确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重要判断,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重大意义。当前各领域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都可以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探寻根源,只有站在人民立场才能顺应历史趋势,推动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顺应了科技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反映和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是党和国家续写“两大奇迹”的重要法宝。


胡俊重温了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99周年之际发表的《关于成立李大钊研究会的倡议书》,指出进一步加强李大钊研究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已构建起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和组织科研体系,推出了一批具有基础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李大钊研究会立足新时代,坚持开放办会,打造资政育人、立德树人的交流发展平台。胡俊表示,研究与宣传建党先驱使命光荣、前景广阔,应坚持追根溯源、不忘初心,继承和发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大钊精神,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宣传和组织工作。未来,李大钊研究会将与马研会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开幕式由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晶主持。

在主旨发言上半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科学社会主义》总编王中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龚云,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臧秀玲,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余一凡,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研会副理事长张邦辉,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研会副理事长唐莉分别作主题发言。王中汝呼吁补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列宁思想环节。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重大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深刻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程。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工作亟需加强列宁思想研究,坚持沉心研究真问题。龚云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指引正确方向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明的影响力。臧秀玲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坚持文化领导权的历史进程与宝贵经验,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两个结合”,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过程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余一凡认为坚持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有两个维度。一是作为执政党因法定职权而具有的工作层面的领导权,二是因推进文化建设而具有的客观效果上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在文化建设中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立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张邦辉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国家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面对我国文化发展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与现实困境,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肩负起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担当。唐莉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文化视角回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标志党对文化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上半场由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研会常务理事王传永主持。

在主旨发言下半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研会副理事长汪亭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程美东,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研会副理事长王传利,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研会副理事长刘新刚,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军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朝龙分别作主题发言。汪亭友认为,维护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是建成文化强国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但仍存在各种风险挑战。要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长期性,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程美东强调,需警惕将现代化泛化、将欧美现代化模式视为实现现代化唯一路径的陷阱。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在既有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中国智慧,拓宽了世界现代化的视野。王传利强调了在文化建设中培养自主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性。通过辩证分析“改革无止境”“落后与封闭”“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等常见命题,他指出,只有通过创新思维加以反思,才能突破对重要命题的片面式、窠臼式的理解,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站稳思政课讲台,巩固文化领导权。刘新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丰富人的社会形式,塑造新的文化生命体,解答了“人的原子化”和“人与人之间相物化”的文化发展难题,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李军星认为,要从世界历史视野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能依靠资本的自发逻辑,而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全球化走向更加包容、普惠、平衡的方向。宋朝龙指出,在西方新自由主义衰退和新纳粹崛起的时代变局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建设应立足时代矛盾的本质、规律与结构,重视青年学人的培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发展脉络,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应有的深刻影响力。下半场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研会常务理事吴爱萍主持。

在下午的分论坛研讨环节,来自全国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展开了热烈讨论。大会共设置十个分论坛,分论坛的主题覆盖面广,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遵义会议、长征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文本的当代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建设研究”“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与学术前沿研究”十大主题。分论坛研讨结束后,举行了闭幕式。

闭幕式环节,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劲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朝龙分别作总结发言。闭幕式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马研会副秘书长夏少光主持。

王劲松高度肯定本次会议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并向与会嘉宾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主论坛专家学者紧扣论坛主题,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根本指导作用,充分总结马研会丰硕工作成果并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分论坛发言人观点兼具历史经验回溯与时代问题视野。他指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一是必须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二是主动拥抱新技术变革,善用技术新载体;三是坚持实干态度,不讲空洞口号,把文化强国建设落实到具体实践之中。

宋朝龙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同各种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的、坚信人类解放必然实现的伟大理论体系。当下,面对西方经验主义认识论、多元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冲击,要树立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自觉性,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逻辑学。马研会致力于引导广大青年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的真问题,为广大师生提供广阔的交流舞台。未来,马研会将紧密团结各界同仁,不懈壮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实践力量,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事业接续发展。

本次年会是马研会自2020年换届并挂靠北京大学以来举办的第五次年会。与会学者包括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00余位学者和青年学子,其中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占比过半,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蓬勃生命力。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马研会理事会成员、会员代表与学界同仁共聚红色圣地、转折之城遵义,围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主题,总结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成果与理论进展。经过研讨,全体与会人员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要意义与丰富内涵的理解,坚定了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信心,表示要在思想理论战线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未来,马研会将继续躬耕于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努力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作出更大贡献。


遵义师范学院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平安大道中段 邮编:563000ICP备案号:黔ICP备17010071号


  • 遵师微信

  • 遵师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