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份冒充类诈骗

1. 冒充公检法
手段:谎称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要求下载“安全软件”(实为木马)或转账到“安全账户”。
话术:“你的身份证被冒用,需配合资金审查!”
2. 冒充熟人/领导
手段:盗取社交账号后,以紧急用钱、代付机票等理由要求转账。
升级版:AI换脸视频通话(通过合成受害人亲友面孔骗取信任)。
3. 冒充客服/快递
手段:谎称商品质量问题退款、快递丢失理赔,诱导点击钓鱼链接获取银行卡信息。
典型:“您的包裹被检出违禁品,需配合调查并缴纳保证金。”
二、利诱类诈骗
1. 刷单返利
套路:前期小额返现获取信任,后期以“联单任务”等理由要求大额充值后消失。
变种:点赞短视频、关注公众号也能“赚钱”,最终导向赌博平台。
2. 虚假投资理财
伪装:伪造交易所APP(如虚假炒币、原油期货平台),后台操控涨跌数据。
话术:“内部消息,稳赚不赔!”
3. 中奖/免费送
形式:抽奖送手机、免费领宠物,以运费/手续费/税费名义骗钱。
陷阱:“扫码填写地址即可领取手机!”(实为收集个人信息转卖)。
三、技术攻击类诈骗

1.钓鱼链接/二维码
载体:伪基站短信(“银行卡停用”)、虚假WiFi热点。
后果:点击后自动安装木马,窃取支付密码、通讯录等信息。
2. 虚假招聘/兼职
目标:学生群体,以“高薪打字员”“试玩员”为名,要求交押金/培训费。
暗坑:“先垫付资金做任务,佣金加倍返还”(实为洗钱帮凶)。


3. AI合成诈骗
新技术:克隆亲人声音(通过3秒录音合成)、换脸视频通话。
四、情感绑架类诈骗
1. 杀猪盘
流程:社交平台打造“高富帅/白富美”人设→恋爱升温→诱导投资赌博网站。

2. 慈善捐款诈骗
场景:利用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伪造公益机构链接募捐。
识别要点:正规机构从不通过私人二维码收款!
五、针对学生群体的诈骗

1. 校园贷注销:谎称“需注销学生贷账户,否则影响征信”。
2. 论文代写:收钱后失联或威胁举报学术不端。
防诈口诀
1. 三不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
2.两必查:陌生链接必查域名(gov/com结尾≠官方)、转账前必电话核实 ;
3. 一利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 。
若已受骗,立即做两件事:
1. 拨打110报警 ;
2. 通过银行APP“一键锁卡”功能冻结账户 。
信息工程学院
图,编辑:马讲
初审:刘邠岑
复审:罗筱娟
终审:唐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