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遵义会议精神的诞生地、长征精神的主要诞生地“转折之城”遵义。2013年6月25日,经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办公厅联合下文批准、成立“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并将其纳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中心的成立是教育部与中央党史研究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高校优势,推动党史和革命精神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举措。我校与复旦大学、嘉兴大学、湘潭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延安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八所高校的研究中心一同纳入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之中。中心充分依托红色遵义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中心,以学术交流为动力,以社会服务为要务,以机制体制建设为保证,开展长征历史、长征精神、长征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的研究;建立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实行以“开放、流动、竞争、合作”为原则的全员聘任制,整合全国长征文化资源和研究力量;与国内外著名的长征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吸纳国内外长征研究的一流学者来中心工作。
中心成立以来,以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发挥“学术研究、红色文化育人、资政服务”三大功能,把中心建设成为全国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理论研究的学术高地、红色文化育人示范基地、服务贵州发展的智库平台。
中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遵义乃至贵州丰富而独特的长征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校园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一是组织动员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项、贵州省委重大调研课题、重大党建课题2项、贵州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及基地项目等30余项。二是取得一批成果。组织编撰《中央红军在贵州资料丛书》共8册,涵盖中央红军在贵州的会议、军事、宣传、后勤、群众工作、文艺工作等内容,现已通过评审,即将出版。专著《遵义会议研究论稿》《长征精神与中国梦》《社会变迁视阈下的红军长征与贵州社会》《唤起民众:红军在贵州的标语文告透视》等出版后,产生较大影响。共出版以长征和遵义会议为主题的专著20余部,发表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60余篇。三是通过成果转化,参与校园文化育人成效明显。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打造校级精品课程《长征文化与长征精神》,作为全校学生公选课每年常态化开出,在此基础上申报获批《长征文化》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育人环境建设,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遵义会议放光辉》,这部作品成为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经典节目。
中心“十五五”发展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战略部署,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学校“1234”发展思路与“十五五”规划部署,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功能定位,以理论创新为核心、以育人实践为基础、以数字赋能为抓手、以校地协同为路径,深化跨学科融合,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构建“理论创新—育人实践—资政服务—红色文化传播”四位一体的特色发展模式,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我校革命精神研究高地、红色文化育人示范基地、地方红色文化建设智库平台和红色基因传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