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福如,男,汉族,江西信丰人,1977年出生,博士(博士后),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作为高校教师,本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党爱国,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于工作之中,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政治信念坚定,思政立场坚定
钟福如老师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理想信念坚定,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自觉确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等四个自信。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潜心钻研教学,教学成效显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人一向服从学院和系里的教学工作安排,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承担电子系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和高频电子线路等)的教学任务,年均授课工作量300余学时,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2人均已毕业。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态度端正,备课详实、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课堂授课效果,给学生传授更多更新的知识。针对讲授的《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在做到认真备课、授课、批阅作业的前提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素质拓展,尝试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增加互动等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注重过程性考核,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严谨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数字电子技术》2022年成为贵州省金课,建设课程校级虚拟实验室。过去的一年,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篇;完成贵州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成功申请1项。共承担遵义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指导学生获得贵州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西南赛区获奖多项。
三、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成果丰富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战略性任务,而科研在学科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反哺于教学。本人在认真完成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特别在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农业信息化方面不断深入研究,结合遵义的茶叶等农业产业开展科学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硝基爆炸物的多孔硅基传感器的构效关系研究”(61864011)、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基于纳米硅光子晶体的茶叶痕量农药残留SERS检测机理及模型研究”(黔科合基础2020-1Y259)等5个项目,参与省级课题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批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带领学生从事科技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如鑫湄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
四、为人师表垂范,关爱学生成长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本人力争做到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在师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工作中,时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道德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作为一名的高校教师,我经常利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契机加强和学生的交流,理解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总之,“潜心教学、执着科研”是钟福如老师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以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无私的奉献、优异的成绩赢得师生的认可和肯定,做出更好的成绩,不辜负这个时代的召唤、不辜负学院的期盼、不辜负师生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