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中秋月满,家国同庆,期待已久的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即将开启,想必大家早已满心欢喜地规划着假期时光——或是奔赴家乡与亲人团聚,或是留在校园沉淀学习,或是约上好友探索新的风景。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老师们始终牵挂着每一位同学,在这满载期盼的假期前夕,想郑重叮嘱大家:无论选择何种假期方式,安全永远是快乐度假的“基石”。下面这些针对性的安全小贴士,希望能为大家的双节假期保驾护航,快认真收好、记牢吧~
01 离校出行安全(返乡 / 出游适用)
(一)交通安全——平安是归途与旅途的第一序章
双节是出行高峰,提前1-2天规划行程,查询目的地及沿途的交通拥堵情况、天气变化(如是否有降雨、降温),优先选择高铁、正规客运汽车等安全系数高的公共交通,避开高峰时段出行。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务必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紧盯交通信号灯,不抢行、不闯红灯;在车站、景区等人流密集处,有序排队,不推搡拥挤,防止踩踏。
乘坐公共交通时,认准 “正规运营” 标识,拒绝黑车、无牌无证车辆;上车后妥善保管手机、电脑、行李箱等财物,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不随意放置在行李架或座位旁;若需在中途休息站停留,记得检查随身物品是否带齐,避免遗漏。
自驾出行的同学,出发前务必检查车辆刹车、轮胎、油量、灯光等关键部件,确保车况良好;行车中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不疲劳驾驶(连续驾驶4小时需休息20分钟以上)、不酒后驾车,乘车人员全程系好安全带;遇高速拥堵或交通事故,保持冷静,及时联系交警(电话122),不占用应急车道。
短途骑行自行车、电动车时,务必佩戴安全头盔,不逆行、不闯红灯、不违规载人,注意观察路面情况,与机动车保持安全距离;停放车辆时,选择正规停车区域,锁好车辆以防丢失。
(二)财产安全——守护好每一份“安心”
出行途中,手机、钱包、身份证、学生证等重要物品要 “贴身放”,避免将钱包露在衣兜外、手机随意揣在裤袋里;在车站候车、景区排队、餐厅就餐时,不将行李、背包单独放置,离开座位前务必检查物品是否齐全。
尽量不携带大量现金,消费优先选择手机支付;在ATM 机取钱或付款时,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防止信息泄露。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求助”或“推荐”,如“帮看行李”“低价购票”“免费送景区门票”等,避免陷入诈骗或盗窃陷阱;若财物不慎丢失或被盗,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电话110),保留好购票记录、消费凭证等,便于后续协助调查。
(三)人身安全——让家人放心,让自己安心
出发前将详细行程(如交通班次、住宿地址、同行人员)、预计到达时间及个人联系方式告知家人或辅导员,假期中定期向家人报平安,保持手机电量充足、通讯畅通,不随意关机或失联。
尽量与同学、朋友结伴出行,避免独自前往偏僻的山区、野外、无人景区或陌生小巷;若夜间外出,选择光线充足、人流较多的路线,不深夜逗留酒吧、KTV 等复杂场所,尽早返回住宿地。
参加家庭聚会、朋友聚餐时,适量饮酒,不酗酒、不劝酒,避免因饮酒过量引发意外或与他人发生冲突;若遇陌生人搭讪、纠缠,保持警惕,及时离开现场,必要时向周围人求助或报警。
不参与任何非法活动,如网络赌博、非法传销、封建迷信等;不涉足黄、赌、毒相关场所,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
注意防溺水。严禁到水库、河流、湖泊等无安全设施、
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戏水、垂钓等,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开展垂钓、烧烤、露营等污染饮用水源的行为。
(四)饮食安全——舌尖上的快乐,更要舌尖上的健康
双节期间聚餐增多,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餐厅或在家就餐,拒绝路边无卫生保障的流动摊贩、“三无” 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及过期变质食品。
注意饮食均衡,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因饮食不当引发肠胃炎、食物中毒等问题;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若在外地游玩,尝试当地特色美食时,优先选择口碑好、客流量大的店铺,不随意食用不熟悉的野菜、野果或未彻底煮熟的食物(如生海鲜、溏心蛋)。
(五)网络安全——守住信息防线,不踩诈骗 “陷阱”
假期中网购、预订住宿/门票、发朋友圈频率较高,需提高警惕:不点击陌生人发来的“低价预订链接”“红包链接”“中奖通知”,不随意在非官方平台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发朋友圈、短视频时,不暴露自己的实时定位(尤其是住宿地址、景区详细位置)、行程安排,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微信、QQ 好友,不参与 “扫码领礼品”“拉人头赚佣金” 等疑似诈骗的活动。
合理控制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短视频,避免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视力下降、作息紊乱;从正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不安装来源不明的 APP,防止手机、电脑被植入恶意病毒,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六)景区与住宿安全——细节处防患,舒心度假期
前往景区游玩前,提前查询景区开放时间、预约要求、承载量,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无安全标识的“野景区”;游玩时遵守景区规定,不攀爬护栏、不跨越警戒线,在登山、涉水(如湖边、河边)等区域,注意脚下路况,防止滑倒、坠落。
选择住宿时,优先考虑连锁酒店、品牌民宿等正规住宿场所,入住后第一时间查看消防通道位置、灭火器存放处,检查房间门窗是否能锁好,贵重物品可存放在酒店保险柜,不随意给陌生人开门。
若遇突发天气(如暴雨、台风、山体滑坡)或景区临时闭园,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不慌乱、不拥挤;将景区应急电话、酒店联系方式提前存好,便于紧急情况求助。
02 留校安全(留校学习/生活适用)
(一)宿舍安全——校园里的“小家”,更要守好安全门
严格遵守学校宿舍管理规定,执行门禁制度,夜间归宿截止时间为晚上23:30,不私自外出留宿,不擅自将宿舍钥匙转借他人;若需临时离校,务必告知辅导员和同宿舍同学去向及返回时间。
离开宿舍前,“三查三关”:查电器是否关闭(电脑、台灯、充电器等)、查电源是否拔掉、查门窗是否关好;尤其注意关闭空调、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切断电源,防止电器过热引发火灾;关好门窗,避免雨水灌入(若遇降雨)或财物被盗。
保持宿舍卫生整洁,定期清理生活垃圾,不堆积杂物;双节期间若购买月饼、水果等食品,及时食用或妥善冷藏,避免变质滋生细菌;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开窗透气 1-2 次,预防呼吸道疾病。
坚决不使用违规电器(如热得快、电炉、电煮锅、大功率吹风机等),不私拉乱接电线、不改装插座;不在宿舍内使用明火(如点蜡烛、蚊香),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酒精、打火机、烟花鞭炮);若发现宿舍电路故障、门窗损坏等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向宿管老师报告,不擅自维修。
不允许外来人员在宿舍留宿,若有亲友来校探访,按学校规定到宿舍管理处登记,在指定区域接待,不私自让亲友留宿;夜间休息时,锁好宿舍门,留意楼道动静,若遇可疑人员,及时联系宿管或学校保卫处。
(二)实验室安全——科研学习不放松,安全规范记心中
双节期间需在实验室开展科研、学习的同学,提前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备,严格遵守实验室假期开放时间和安全操作规程,不擅自进入未开放的实验室或触碰不熟悉的仪器设备。
使用实验试剂(尤其是危险化学品)时,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控制用量,佩戴好护目镜、手套、实验服等防护装备,不随意混合试剂;实验过程中不离开岗位,密切关注实验状态,若出现异常(如试剂泄漏、仪器报警),立即停止操作,按应急预案处理,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离开实验室前,彻底清理实验台面,将试剂、仪器归位,关闭电源、水源、气源,锁好试剂柜和实验室门窗;不将实验用品、试剂带出实验室,不在实验室内存放个人物品。
(三)人身财产安全——留校不松懈,安全记心间
留校期间尽量减少独自夜间外出,若需外出(如购买生活用品、就医),提前告知同学或宿管老师去向及预计返回时间,避免前往偏僻区域;随身携带手机,确保能随时联系他人。
宿舍内的手机、电脑、平板等贵重物品,不随意摆放在桌面、窗台等显眼位置,离开宿舍时锁好抽屉、柜子;不将大量现金存放在宿舍,银行卡与身份证分开存放。
警惕校园内的陌生人员,若遇有人推销商品、寻求帮助(如 “借手机打电话”“问路”),保持距离,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或出借物品;发现可疑人员在宿舍楼下、教学楼附近徘徊,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报告(保存好保卫处联系电话)。
(四)饮食与作息安全——规律生活,健康过节
优先选择学校食堂就餐,食堂假期会保障正常供餐,食材来源安全、卫生有保障;若需外出就餐,选择正规餐厅,不贪图便宜在卫生条件差的小饭馆、路边摊用餐。
双节期间难免会吃月饼、零食,注意适量,避免因过量食用高糖、高油食物引发肠胃不适;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保持饮食均衡。
保持规律作息,不熬夜刷手机、玩游戏,早睡早起,适当进行室内运动(如跳绳、瑜伽)或在校园内散步,增强体质,避免假期后出现 “作息紊乱”“开学综合征”。
(五)网络安全——留校上网更谨慎,远离网络风险
不利用校园网浏览不良信息、传播不实言论,不参与网络赌博、网络借贷、“饭圈” 乱象等违法违规活动;理性看待网络热点事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警惕“校园贷”“刷单诈骗”“冒充客服退款”等针对学生的常见诈骗手段:不相信“无抵押、低利息”的贷款广告,不参与“刷单赚佣金”的兼职,接到“客服”来电说“订单异常需退款”时,先通过官方平台核实,不轻易添加对方微信、QQ 或点击链接。
亲爱的同学们,中秋的团圆、国庆的欢庆,都需要“安全”来守护。希望大家能把这份安全小贴士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始终紧绷安全之弦。
若假期中遇到任何困难、疑问,或发现安全隐患,随时联系班主任老师,我们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帮助。
最后,祝愿全体物电学子中秋阖家团圆、国庆喜乐安康,度过一个平安、充实、有意义的双节假期!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202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