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130502 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具备独立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实践的能力,能够适应创新时代需求,在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企业市场部门、学校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策划、美术教学等工作,从事设计研发,承担设计教育,具备自主创业能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唤醒学生文化意识、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发展、陶冶学生净化心灵以及激励学生文化创造行为,创新性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目标内涵]
目标1: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立足地方,创新性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目标2:全面理解和掌握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其相关理论、视觉规律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能够从事设计研发,承担设计教育工作。
目标3:具有一定的视觉传达设计综合应用能力、艺术创新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和解决艺术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通过多媒体软件的课程教育,使学生具备在基于计算机条件下的视觉传达设计、项目开发的整合能力和创造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唤醒学生文化意识、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发展、陶冶学生净化心灵以及激励学生文化创造行为,具备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策划、美术教学等工作能力。
目标4: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会学生思考、选择、实践和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道路;具有适应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素养和品质;具备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敢于创业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的层次和水平。
二、毕业要求
1.[立德树人] 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弘扬长征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增进“四个认同”。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正确的青春信仰。
2.[责任担当] 扎根西部、服务山乡,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唤醒学生文化意识、激励学生文化创造行为。立足地方,传承和弘扬“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遵义城市精神;创新性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政策观念] 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4.[学科素养] 红色基因进课堂,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严谨务实
的科学作风。
5. [专业素质] 系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学的基础知识、视觉规律及本专业核
心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以红色资源为依托,通过课堂教学途径、实践途径、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网络途径等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学习中。
6. [综合素养] 了解视觉传达设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性和国内外视觉传达设计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运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设计问题,具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7. [交流应用] 有良好的表达、沟通及协同创新能力,能基本胜任本专业领域内一定设计项目的策划、创意、组织及实施,以及参与社会性传播、普及与应用设计知识的能力。
8. [创新创业] 传承红色精神,砥砺担当作为,具备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敢于创业的素质,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技能。
三、主干学科
艺术学,设计学
四、核心课程
字体设计、版式设计、装饰图案、图形创意、招贴设计、创意摄影、包装设计、V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策划与文案、展示设计、文创产品设计
五、学分及学时分配表
注:实践教学包括综合实践、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三部分,实践教学共计59.5学分,占总学分31.13%。
六、学制和修业年限
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七、毕业学分要求
修完培养方案各板块学分,总学分最低要求159学分。
八、教学时间分配表
九、课程设置及计划表
见附表“课程设置及计划表”。
十、毕业要求与课程及教学活动关联矩阵
见附表“毕业要求与课程及教学活动关联矩阵”。
专业负责人: 崔 帆 学院负责人: 杨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