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文/王劲松 图/余建成、杨丹、杨贵江) 9月13日,贵州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在遵义举行,近300名特邀专家与思政课教师共话大中小学思政课创新发展。

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陈治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结合遵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的实践探索,与大家分享感受:一是思政课的“分量”,重若千钧。要把准各学段的育人定位,将遵义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教学。二是思政课的“活力”,源于创新。思政课要讲得“有意义”,更要讲得“有意思”,要“入脑入心”。三是思政课的“底气”,来自队伍。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上好思政课的根本保障。

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骆郁廷,以《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育人创新》为题,对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的时代价值、重点内容、实践进路等进行了深入讲解。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燕连福,围绕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如何汇聚集体智慧,备好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省的经验做法。
会议邀请了来自上海、陕西、武汉、天津等地的张亮、郑佳、赵静、王雪超等全国思政课知名教师,结合不同学段教学实际为大家作大中小学思政课示范课程展示,围绕上好“中国梦”这堂思政课,分享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

张亮从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围绕《中国梦 我的梦》这一课,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使抽象的国家梦想与具体的个人梦想进行了巧妙连接。

赵静从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重在培养学生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围绕《共圆中国梦》这一课,课程设计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思考,深刻理解个人与国家命运与共的关系。

郑佳从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认同,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课,讲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王雪超从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围绕《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课,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与优势,增强了学生的“四个自信”。




会议还设置了教学研讨环节,各学段进行分组研讨,全省思政课教师相互交流、“互学互鉴”,碰撞思想火花,全国思政课知名教师与大家面对面交流,解答大家的问题。

此次会议由贵州省教育厅指导,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市教育体育局承办。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晶主持会议,副校长张鹏,党委委员、副校长肖仲久出席会议,省教育厅思政处领导出席指导。